不朽情缘官方网站News

免费培训宁化小吃业“正规军”走起

2024-07-09 13:22: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这得益于宁化县的小吃免费培训◈✿✿。为扶持更多的农民走出去创业◈✿✿,宁化县以培训为支点◈✿✿,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训4187名学员◈✿✿,开业1641户◈✿✿,带动从业人员3000多人◈✿✿。

  2月12日◈✿✿,记者拨通了在浙江温州市的石壁人宁化客家小吃店合伙人之一刘聪的电话◈✿✿。“现在我的宁化客家小吃店已有三家分店了◈✿✿。”电话那头◈✿✿,刘聪说◈✿✿。

  刘聪介绍◈✿✿,去年参加完宁化客家小吃培训后◈✿✿,他就与合伙人来到温州开办了客家小吃店◈✿✿。去年8月◈✿✿,看到小吃店的经营势头不错◈✿✿,刘聪自己又一口气开了3家分店◈✿✿。

  “客人喜欢来我店里喝兜汤◈✿✿、吃烧卖◈✿✿。”刘聪说◈✿✿,现在每家店月营业额都在2万元以上◈✿✿。一年下来◈✿✿,除去成本◈✿✿,4家店年可挣60多万元◈✿✿。

  这得益于宁化县的小吃免费培训◈✿✿。为扶持更多的农民走出去创业◈✿✿,宁化县以培训为支点◈✿✿,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训4187名学员◈✿✿,开业1641户◈✿✿,带动从业人员3000多人◈✿✿。

  宁化客家小吃源自中原一带汉族先民饮食习俗◈✿✿,品种有300多种◈✿✿,具有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等特点◈✿✿。

  由于客家小吃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加上缺乏政府的前期扶持◈✿✿,没有形成一个产业◈✿✿。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影响不大◈✿✿。

  宁化是人口和农业大县◈✿✿,有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再者◈✿✿,农民增收的渠道较窄◈✿✿,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基于此◈✿✿,2012年2月◈✿✿,宁化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发展客家小吃的重要部署◈✿✿。

  从出台扶持政策到抓好宣传发动◈✿✿、主打品种确定◈✿✿、工艺技术规范◈✿✿、从业人员培训◈✿✿、开办门面店等各项工作◈✿✿,宁化县仅用了半年时间◈✿✿。

  去年10月15日◈✿✿,宁化客家小吃代表福建◈✿✿,作为唯一参展小吃◈✿✿,参加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23届中国厨师节◈✿✿、国际美食展暨中华精品小吃展销活动◈✿✿,并赢得湖南食客的青睐◈✿✿。11月◈✿✿,第九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上◈✿✿,单个展位营业额最高达到每天1万多元◈✿✿,展销人员带来的驼子等客家小吃◈✿✿,刚卸车就被围观的人群抢购一空◈✿✿,黄粿还来不及烹调就被顾客整袋提走◈✿✿。12月◈✿✿,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专程来到宁化拍摄客家小吃节目◈✿✿。一时间◈✿✿,宁化客家小吃声名鹊起◈✿✿。

  一个产业的起步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规范的管理◈✿✿。为了扶持客家小吃这个新兴产业◈✿✿,宁化县人社局等部门紧密配合◈✿✿,为客家小吃从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免费培训◈✿✿,便是其中重要一项◈✿✿。

  春节前的一天◈✿✿,位于三明工贸学校的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香气四溢◈✿✿。宁化客家小吃第68期的64位学员分成6个小组◈✿✿,正参加宁化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小吃办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

  滑嫩可口的兜汤◈✿✿,脆香的松丸子◈✿✿,松软的黄粿……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品尝◈✿✿、鉴定◈✿✿,依次打分◈✿✿。鉴评活动结束后◈✿✿,64位学员全部领取了客家小吃培训结业证◈✿✿,不久◈✿✿,他们还将收到由国家人社部门颁发的中式烹饪初级证书◈✿✿。

  为使客家小吃业持续做大◈✿✿,保持统一标准◈✿✿、独特风味◈✿✿,宁化县下力气抓好客家小吃的免费培训◈✿✿,计划从2012年开始至2016年◈✿✿,组织培训1万人◈✿✿。不仅在三明工贸学校建立了宁化客家小吃培训基地◈✿✿,还聘请宁化县烹饪协会会员作为小吃培训理论老师◈✿✿,请来客家小吃制作能人教授小吃制作技术◈✿✿。截至目前◈✿✿,已培训学员4187人◈✿✿。

  宁化客家小吃办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宁化客家小吃已开业1641户◈✿✿。借助培训◈✿✿,很多学员有了一技之长◈✿✿,纷纷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开办客家小吃店◈✿✿,开始了创业路◈✿✿。

  40多岁的下岗工人孙清华◈✿✿,是第45期小吃培训班学员◈✿✿。通过学习◈✿✿,他已熟练掌握了各种客家小吃的制作要领◈✿✿。去年7月◈✿✿,他在三明市梅列区租下了一间300平方米的店面◈✿✿,主营客家小吃◈✿✿,同时推出家传酿造的客家米酒◈✿✿。

  在鼓励客家小吃走出去的同时◈✿✿,宁化县还积极打造本土客家小吃发展平台◈✿✿。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主要规划有旅游文化产品街◈✿✿、美食街◈✿✿、购物中心◈✿✿、动漫城等◈✿✿。目前◈✿✿,项目的1到9号楼已竣工◈✿✿,部分商家已入驻◈✿✿,开始试营业◈✿✿,主营客家特色小吃◈✿✿。

  资金是创业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宁化县人社局联合县财政局◈✿✿、小吃办等单位◈✿✿,依托县信用联社◈✿✿,对有贷款要求的普通店提供5万元以内的两年贴息贷款◈✿✿,标准店提供5万—8万元的两年贴息贷款◈✿✿,解决外出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宁化县人社局副局长黎朝熙介绍◈✿✿,这两年宁化县新增就业人数有5000余人◈✿✿,其中客家小吃产业的发展◈✿✿,带动从业人员30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选择部分创业能力强的小吃学员◈✿✿,组织他们参加SYB创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黎朝熙表示◈✿✿。

搜索